![]() |
4月17日,聚焦数字教材建设与发展的座谈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三坡三栋107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共同发起,旨在探讨数字教材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路径。
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军、区域主管周键星,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晓芹,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李惠玲,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成员刘城、张啸等老师参加此次会谈。双方代表围绕数字教材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合作机遇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寻求教育资源发展的新路径。
陆晓芹书记首先对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出了独到见解。她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为数字教材的创新应用提供广阔空间,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王军主任强调,教材研究是北大肩负的重要使命,教材对教育影响深远。数字教材的普及与平台开发极大便利了读者使用,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课堂学习情况实时反馈功能,有助于教学及时调整。同时,平台上的人工智能工具依据教材本身知识筛选,确保准确性。他还指出,教材编写需将资源梳理清晰,夯实数字教材建设基础。
陆书记表示,文学院将充分吸纳出版社意见,在教材内容中凸显广西特色,同时从学院培养的作家中选取优秀代表。此外,双方还围绕出书完整周期、优秀教材评选、数字教材图片版权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后续合作明确方向。
此次座谈会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望推动数字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陆晓芹 编辑:杨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