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弘扬劳动精神,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4月11日起,文学院组织师生走进校园农耕实践基地,开展“春耕育新苗 劳动砺初心”主题劳动实践活动。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先源,全体专职辅导员参与现场活动并指导学生春耕。
吴先源老师、陈逾杰老师与农技员商讨农耕工作
平整土地、筛选碎石、敲碎土块,翻土开畦......一系列农耕必备的操作环节上演了。当日清晨,各班学生手持锄头、铁锹等农具,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投入翻土、除草、碎土、平整土地等工作中,为后续种植蔬菜、水果做好田垄规划。大家在泥土的芬芳中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意,更在躬身实践中感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传统农耕文化内涵。
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开展翻土、碎土、平整土地、搭建围栏等工作
平整土地后,迎来关键的起垄工序。农技员悉心指导同学们:“垄要起得高矮均匀,间距适中,这样既方便排水,也能让种子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学们几人一组,弯腰弓背,用锄头将松散的泥土堆砌成整齐的田垄,尽管手掌渐渐磨出微汗,却始终专注于每一道工序。移栽农作物时,师生们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细心掘土沤肥,顺利完成了辣椒,西红柿,白菜,南瓜,四季豆、茄子等品种的种植。
同学们起垄并移栽农作物
未来,文学院将继续依托农耕实践基地,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汗滴禾下土”的实践中厚植劳动情怀,锤炼吃苦品格,真正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吴先源副书记叮嘱大家,我们不是为了农耕而劳动,我们更不是因为农耕那点微薄的收获而劳动,我们是要通过这种古老而不过时,笨拙却不乏智慧,单一却不单调的集体活动的体验和实践过程,培塑新时代青年的价值根基,构建知识迁移的实践场域,锻造生态美学的感知感悟,重构劳动价值认知体系。让同学们在劳作中获得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升华。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陆晓芹 编辑:廖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