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深化大三语文师范生对新时代班级管理的理解,提升其未来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素养,7月11日上午,文学院组织 2022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全体本科生,线上参与 “赋能共生:中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正高级教师、广西模范教师、广西特级教师蓝玉主讲,围绕高水准班级文化建设、高品位班本课程设计、高规格学业生涯规划、高层次班干队伍建设、高品质家校教育联动等维度,为文学院 2022 级师范生提供系统指导。
蓝玉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班主任经验,以 “赋能共生” 为核心,深入阐释中学班级管理创新路径:一是明确 “赋能” 内核,聚焦学生独立思考、人生规划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打破传统压迫式管理,倡导班主任从 “棋手” 转型 “园丁”,以引导促学生自主成长;二是阐释 “共生” 要义,摒弃过度竞争思维,强调合作价值,通过丰富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小组探究、研学实践中体会协作力量;三是细化落地策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注重环境美化、制度刚性与精神引领,以 “因材施教” 为原则,针对不同班级特点设计差异化管理方案,如通过北大红、清华紫主色调区分班级风格,引导学生借鉴不同学习方法;同时打造特色班本课程,开设演讲课、阅读课、电影课等,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
蓝玉老师根据南宁市第三中学教育实践,形成系统教育理念。班级文化建设突出“三化”:环境美化以照片语录筑温馨记忆,制度刚化经民主表决立明确班规,精神文化融“理想”“感恩”铸核心价值。班本课程设计侧重融合,演讲课传授黄金圈法则,阅读课依学生特点设主题,电影课借影片渗透教育,研学活动联动乡土文化——带领学生研究《红楼梦》《乡土中国》并作成果汇报,赴花山岩画研学并发表文章,让学习走出课堂。针对不同学生精准施教,竞赛生专项补强文言文、诗歌鉴赏等薄弱板块,清北班推行“十案”作业,借数据分析纠偏思维、定制学习方案。家校联动打破壁垒,聚焦育人共识,班会课精简事务、解决痛点。这些实践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亦促成班级积极向上的共生氛围,助力平衡竞赛与高考,达成育人实效。
蓝玉老师表示,班级管理需注重细节,制度执行要一以贯之,避免 “双标”;班级活动设计要融入感恩、理想等精神引领,如教学生写对联、举办生日会,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与生活情趣;加强家校联动,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教育应兼顾成绩与成长,既抓学习中心助冲刺名校,也重幸福感知让学生感受美好,其实践证明,赋能共生不仅能提升管理效能,更能让教育者在成就学生中收获职业幸福感。
作为教育实习启航研习周 “从理论到实践 —— 赋能未来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活动的重要环节,此次讲座精准对接师范生实习需求。通过蓝玉教师的系统分享,师范生不仅深化对 “赋能共生” 理念的认知,更掌握班级管理核心策略与方法,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为认同新理念价值、激发创新热情筑牢基础。这一过程既强化师范生的育人责任感,也为即将到来的教育实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用工具,助力其在职业竞争力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期待师范生能将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以 “赋能者” 姿态走进课堂,在师生共生中书写教育篇章,让研习周的成长积淀成为专业路上的坚实基石。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陆晓芹 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