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深入落实师范生培养方案,推动《德育与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9月4日上午,文学院在博文楼一教一梯会议室举办题为:如何发挥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广西模范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南宁市第三中学(青山校区)蓝玉老师担任主讲人。语文教研室教师及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师范生共同参加。
蓝玉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班主任实践经验和德育理论,指出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三大痛点:形式化灌输、学生参与度低与家校协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她系统介绍了鲶鱼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和破窗效应等四大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并强调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与文化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如“龙骧”“凤翥”)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赋予育人过程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蓝玉老师还以《浪浪山小妖怪》等多部影视作品为例,展示了如何借助现代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看热闹”转向“拆门道”,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家校协同方面,她提出“真爱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家校之间发挥纽带作用,借鉴“耐克支持刘翔”的案例,说明如何建立深度信任关系。她还介绍了雷达图分析不同学生学科弱项、家长会赋能班级管理等实用策略,全面展现班主任工作的多元面貌。
讲座最后,教师代表李燕玲老师进行总结。她高度赞扬蓝玉老师深厚的教学积淀与生动的实践案例,并表示:“深厚的语文底蕴,正是我们育人的最大底气。蓝玉老师为即将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指明了方向——愿每一位同学未来都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本次讲座是我院强化《德育与班级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举措,不仅帮助师范生系统理解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也进一步提升其德育实践能力和综合育人素养,为即将开展的教育实习奠定扎实基础。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陆晓芹 编辑: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