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细”织课堂脉络,“动”品劳动诗魂——南宁市第二十中学实习教师黄丽湘《芣苢》《插秧歌》联读课堂纪实

日期:2025年11月10日 来源:文学院 作者:陆劲宇 陈家格 摄影:莫钧强 梁海程


11月6日,我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20名实习同学在南宁市第二十中学开展教育实习中期教学研讨汇报。本次活动聚焦师范生专业成长与教学能力提升,旨在通过实战演练与交流反思,提升师范生的课堂驾驭能力与教学设计水平,为其未来从教奠定坚实基础。汇报课由南宁二十中优秀青年教师韦东岑全程指导,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黄丽湘担任授课教师。

在题为《芣苢》《插秧歌》联读的展示课上,黄丽湘首先通过生动的AI动画视频,直观再现了西周与宋代的劳动场景,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中,初步感悟《芣苢》与《插秧歌》迥异的劳动氛围。随后,课堂以两首诗的核心动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芣苢》“重章叠句结合赋体”的回环往复之美、《插秧歌》“白描辅以比喻”的生动传神之妙。最后,黄老师创设了情景体验与创意练笔环节,在品读与创作中深刻体悟劳动的欢悦与艰辛,从而深化对劳动之美的理解。

在课后开展的研讨会上,多位实习指导老师踊跃发言,从不同维度为实习教师的成长建言献策,勾勒专业发展蓝图。

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实习老师陆劲宇和蒋紫淇相继发言,“黄丽湘老师设计的小组讨论问题精准,课堂秩序井然,给实习老师们破解了‘不敢组织小组讨论’的难题。”

指导老师韦东岑分享指导经历,提出这节课聚焦“动词”主线,做到了“一课一得”;黄丽湘老师的课堂把控比模拟上课时更游刃有余,提问引导更有针对性,进步十分显著。

高二组代表教师朱晶晶提到,黄老师将 AI 视频与动作体验教学相结合,精准解决了高一学生对古典文本 “场景感薄弱” 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代入诗歌情境,这种沉浸式教学设计极具创新性与实效性。

刘华老师高度肯定了实习老师黄丽湘的教学能力:“作为实习教师,黄老师展现出了出色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驾驭力,其教学设计主线清晰、细节到位,聚焦动词实现了两首诗歌的深度联动,十分难得。”随后,刘老师围绕联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重要课题分享见解,指出联读的核心在于打破单篇独立性,助力学生实现“读懂一篇、会读一类”的能力提升。

语文教研组长韦鸿翔老师总结:“这堂课充分展现了实习教师的成长潜力,从备课打磨到课堂呈现,既体现了个人的扎实功底,也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更彰显了教研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同样也相信,在实习教师们未来求职试讲时,一定能自信地亮出‘南宁二十中实习’的名片。”

我院实习带队教师李燕玲老师表示,二十中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其教研团队“手把手”的传帮带精神,更让实习老师们受益匪浅、进步显著。最后,李老师勉励师范生们珍惜机遇、锤炼师能,未来以扎实的学识与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不负青春,不负师道。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唐艳军 编辑:谢宇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