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日至7日,文学院团委学生会“桂香共传,文脉兴疆”志愿服务队走进靖西市和德保县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观看壮族末伦、壮族八音表演
期间,团队先后前往靖西市壮族博物馆、壮锦厂、旧州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和壮族艺术陈列,亲手制作绣球,访谈传承人,深入了解非遗传承和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通过调研和探访,了解到壮锦通过融合壮族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依托“企业+非遗+农户”及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模式,激发了壮锦文化传承和发展活力。同时,团队也注意到非遗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传承困难、市场竞争力弱、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壮剧表演
团队成员在德保县莲花社区教小朋友制作非遗手工
在德保县,实践队员们来到芳山文体公园观看非遗传承人表演,在黎永瑜老师的讲解下,实践队员对南路壮剧和马骨胡的发展历程有一定认识。随后,实践队前往莲城社区开展宣讲和手工活动,向群众宣传壮族非遗知识,教他们简单易做的非遗手工活,以寓教于乐方式助力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2024级汉语言文学3班农绮梦同学表示:“在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传承人的坚守精神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我,让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激发我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坚定以实际行动助力非遗保护的决心。”(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陆晓芹 编辑:石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