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文学院“言文行远”学术讲座之第九十四讲在博文楼一教一梯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汉字对民族古文字创制与书写的影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伯君研究员主讲,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陆晓芹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
孙伯君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民族古籍文字研究的重要专家。讲座开始前,陆晓芹副院长为孙伯君研究员颁发民族语言文字与古籍研究人才培养基地专家聘书。通过聘请专家,促进我校民族古籍文字人才的培养。
孙伯君研究员讲座
陆晓芹副院长为孙伯君研究员颁发聘书
讲座过程中,孙伯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民族古文字的数量、定义及其分类,并以纳西东巴文、纳西哥巴文、尔苏沙巴文、傈僳音节文字、水书、吉木家支古彝文、坡芽歌书等几种古老的自源文字为例,重点介绍了“助记符号”的特点。其次,就“少数民族为什么创制文字?为什么仿照汉字创制文字?”“民族文字如何借用、仿制汉字?”“汉字对民族古文字创制的影响”“汉字对八思八字创制的影响”“汉字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民族文字创制的影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了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字、古壮字、方块白文等民族文字的相关研究展开论述,丰富了大家对民族古文字的系统了解。最后,孙伯君研究员以《番汉合时掌中珠》的“序言”为例,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在民族古籍中的生动体现。讲座现场,同学们就民族古文字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请教,孙伯君研究员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为大家答疑解惑。
讲座最后,陆晓芹教授对孙伯君研究员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感谢,认为本次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不仅丰富了大家对民族古文字与汉字关系的认识,同时还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启发,是一次重要的学术盛宴。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初审:蓝盛 复审:朱映运 终审:陆晓芹 编辑:许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