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学院“言文行远”学术讲座之一百零三漫谈音韵学在古书释读中的作用

日期:2024年10月13日 来源:文学院 作者:韦萌 摄影:韦萌

10月12日上午,文学院在博学楼三教四梯教室举办了主题为“漫谈音韵学在古书释读中的作用”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孙玉文主讲。文学院汪业全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到场聆听。

F9DD6

孙玉文老师发言

孙玉文教授从校勘和训诂两个方面阐发了音韵学在古书释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强调,要判定古韵文特别是其中的韵脚字是否存在讹误,进而对讹误之字加以校正,是离不开音韵学知识的。他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导入,基于唐诗韵读,详加考证,说明“瑟瑟”应为“索索”。对于《荀子·解蔽》:“心枝则不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他根据韵例和上古韵读,得出“贰”为“忒”的异体字之形讹的新见。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之“衰”是个别义异读,审视其音义匹配,发现其韵谐则义舛,义合却失谐,该“衰”字有异文作“䰄”,作“䰄”则音义皆谐。汉人佚名诗句“采葵持作羹”一句中“羹”字不押韵,显然是个讹字,孙教授从多方面证明其本为“糜”之形近异体。

孙教授还指出,音韵学知识还有助于研究者正确理解古书字词意义和用法。他举《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和《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二例,论证“濯淖”“污泥”“衣着”与今人熟知的释义并不相同,其语法性质和结构关系亦有别。此外,他还分析了杜甫《登高》一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句的意义和对仗,以及《赤壁赋》“山川相缪”的“缪”的读音问题,并得出新解。

1425C6

讲座现场

讲座最后,邓强教授认为,孙教授的报告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从中不仅能收获知识,还学到孙教授严谨治学、体察入微的钻研精神。汪业全教授总结,我们应当学习孙教授系统而全面的为学品格,研究中要善于把握规律性,不轻易放过“特例”,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做“顶天立地”的学问。孙教授的此次讲座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文学院师生受益良多。初审:汪业全 复审:康忠德 终审:陆晓芹 编辑:石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