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苑利研究员应邀到我院开展“非遗: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学术讲座

日期:2025年11月10日 来源:文学院 作者:白鑫鑫 摄影:白鑫鑫


11月4日下午,文学院在博文楼一教一梯举行“非遗: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担任主讲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参加,讲座由陆晓芹院长主持。

苑利研究员指出,认识“非遗”是传承的关键,同学们应明确其五项标准:需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师傅带徒弟”的活态形式传承、坚守原汁原味、具备重要价值,且仅涵盖七大领域。他强调,在“非遗”的五大价值中,基因传递价值尤为重要,保护“非遗”本质是守护民族文化基因。

“非遗”是特定历史概念,如同文物不可随意修改,保护目的是留存地域与时代的文化独特性。苑利研究员还分享了“非遗”保护十大原则,并以埃及金字塔建筑技术失传为例,警示文化断流风险,强调保护“非遗”是为了让中华文脉永续传承。

在互动环节,我院24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提问:乌钦的古代达斡尔语如今已较少使用,且其曲调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变形,我们应如何挖掘其核心要素、推动后续发展。苑利研究员表示,传承人需秉持原汁原味传承曲调这一具有地域标志性文化的理念,文艺工作者则可基于乌钦元素开展当代创作,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陆晓芹教授总结,她高度肯定讲座聚焦中华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并鼓励我院师生积极关注“非遗”,关注民族文化,为中华文脉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初审:朱映运 复审:吴先源 终审:唐艳军 编辑:谢宇茵)